近期,网上的“瓜”可谓是不断。此前火爆的“雪糕刺客”还没有消化,而在A股上市还不到一年的老字号张小泉又不断在刷屏。
从“菜刀不能拍蒜”,到“高硬度刀具不建议横拍操作”,在到“中国人切菜方法不对”,张小泉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,不断刷新了我们对菜刀的认知。而曾经的“一剪在手万事不愁”或成为了我们难忘的过去。
自此,财闻网也将带领大家从新认识一下现如今的张小泉!
企业经营业绩两极分化严重
创建于年的“张小泉”,至今近年的发展历史,是刀剪行业历史悠久的老字号品牌。
虽然在刀剪行业俗称“南有张小泉,北有王麻子”然而,刀剪行业是我国传统行业,但由于进入门槛低,市场集中度很低,其市场竞争十分激烈。
根据《中国工业统计年鉴》数据,年我国规模以上刀剪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.8亿元,同比增长6.3%,年到年年复合增长率为9.8%,规模以上刀剪企业总体数量就达到了家左右。
此外,随着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物联网与现代制造业的结合,我国厨具厨电和家居五金行业都呈现智能化的趋势,这一趋势虽然进一步加快相关产品的更新换代,实现全球化的拓展,但面对国际化市场,相关企业不仅需要提升产品质量,还要加大国际市场品牌建设,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。
作为目前国内生产规模较大的刀剪行业企业之一,张小泉近年整体的经营业绩并不如人意。财报披露,年度、年度、年度及年度(以下统称:上述期间),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.10亿元、4.84亿元、5.72亿元和7.06亿元。
可以看出来的是,上述期间张小泉在营业收入方面确实呈现大幅增长的态势,但公司的利润却似乎一直处于原地踏步的困境之中。在上述期间,张小泉实现净利润分别为.85万元、.07万元、.60万元、.28万元,分别同比增长-9.52%、65.04%、6.80%、1.96%。
也就是说,张小泉在上述期间除了年净利润大幅增长了65%左右之后,最近两年在净利润增速方面出现了大跳水,甚至在年度仅仅不到2%。此外,张小泉在过去的三年间,扣非净利润的增长率也是吓人式的暴跌。从年44.93%的增速下降至年时仅剩下了3.36%,让人唏嘘。
菜刀不一定是张小泉生产的
张小泉品牌之所以能够传承百年,其根本就是产品质量保障,公司也是对外宣称制定了严格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,从采购、生产、销售的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,并通过售后服务及时响应客户需求,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。
而在此前的招股书中,张小泉就曾表示过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持续扩大,如果公司不能及时完善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,或由于不可预见因素导致公司产品出现质量问题,将影响公司在客户中的地位和声誉,进而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。
事实上,张小泉这段简单的言语并非空穴来风。财闻网了解到,张小泉目前主要生产方式是由自主生产和外协生产相结合的,而所谓的外协生产就是找其他生产企业代理生产,然后贴上张小泉的品牌。也就是说,我们买到的百年老字号产品有可能只是一个贴牌产品,其生产企业一无所知。
根据披露,张小泉在年度前5大OEM供应商为阳江市厨乐实业有限公司、阳江市阳东区万隆五金工贸有限公司、阳江市阳东区锦宏金属制品有限公司、阳江市阳东区四夕郎刀具制造有限公司、阳西县阳光五金刀剪有限公司,主要采购产品基本都是OEM半成品,刀具、套刀等。
令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