烹饪技巧
烹饪技巧

您现在的位置: 厨房厨具介绍_厨房厨具类别 > 厨房厨具注意 > 占领苏州团餐市场76,每天服务万

占领苏州团餐市场76,每天服务万

发布时间:2021-6-19 13:30:30   点击数:

如何把一头大象关进冰箱?打开冰箱门,把它塞进去,再关上冰箱门,欧了!如何快速做一份锅包肉?将预制主料锅包肉和辅料酸甜茄酱、冷冻菠萝、红椒片四个标准包,按照步骤一起烹饪,搞定!

这不是笑谈。

在鸿海(苏州)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“鸿海”)的系统里,每个标准包都有一个商品编码,以及对应的规格和价格。不同的标准化食材搭配起来,可以组合成多个像锅包肉一样的标准化菜品。

得益于规模订单和套餐数据库,鸿海拥有强大的菜品研发和供应能力,目前在苏州团餐市场占有率达76%,服务万人次/天。年4月26日,鸿海正式登陆新三板,中餐标准食材第一股诞生。

它是如何一步步走到现在的?未来又有什么新规划?听听鸿海创始人陈水澎怎么说。

01

丨谈起步丨

受食育文化影响,跨界转食品

陈水澎进入食品行业,是跨界,是机缘巧合,更是眼光所在。

年,年仅23岁的陈水澎离开厦门,到南京从事家装建材营销工作。或许得益于闽南人独特的经商天赋和吃苦耐劳的精神,他在短短两年时间里,就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人脉资源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他接触到了日本食育文化。这种从人们幼儿期起就给予食物、食品相关知识的教育,引发了他的兴趣。

▲鸿海创始人陈水澎

“未来,什么样的行业最有前景?”陈水澎曾独自分析,“从老百姓的角度看,他们一辈子购买家装建材(的次数)恐怕才两三次,但一个人一天最起码吃三顿食物。”时值年,陈水澎有了跨界转行的念头。

当年,积累了一定的启动资金,做了充分的市场调研后,陈水澎转战苏州。接下来,怎么做又是个问题。

“上游是种植、养殖及生产加工的重资产投入领域,涉及政策和资金问题;下游是市场、终端、粉丝客户群,相对轻资产,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。”经过一番深思熟虑,陈水澎最终选择了“以客户为中心,以市场为导向”的经营模式,于是才有了后来的鸿海。

起初陈水澎从食材销售做起,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后,他开始指导工厂的研发工作。经过十年的沉淀,年,鸿海(苏州)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前身苏州鸿海食品有限公司顺势而生。

如今的鸿海,专注于为全国教育系统、医疗系统、企事业单位食堂、社会餐饮等,提供食材的研发、培训、销售及配送服务。目前,该公司在苏州团餐市场占有率达76%,日安全服务人次已直接达到万、间接达到万,为超过家餐饮企业提供食材供应及配套服务。

02

丨谈定位丨

做中国的Sysco,实现餐饮食材标准化

经过不断地积累和探索,陈水澎逐渐确立了鸿海的定位,即立足于全产业链,借助大仓储、大物流、全线产品一站式配送,实现餐饮供应的规模化、集约化和标准化,致力于成为中国的Sysco。

“Sysco是北美最大的食品服务销售企业,营销网络遍布美国和加拿大部分地区,为300家餐厅、学校、医院等提供餐食,食品包括海鲜、家禽等鲜冻肉以及蔬菜、水果、零食、环保餐具、厨房用品等。”陈水澎介绍,“基于Sysco,我们制定了符合公司和中国国情的企业战略规划,立志打造(餐饮)行业食材的标准化。”

众所周知,由于中式食材纷繁复杂,菜品标准化一直是制约中国部分餐饮业态快速发展的难题,其中包括中式快餐和规模性团餐。

“传统的餐饮模式存在出品不稳定、成本管控难、人员管理难等痛点。”陈水澎说,鸿海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标准化体系——标准食材、标准设备、标准培训,员工就算没有厨艺经验,经过简单培训后依然可以做出统一口味的菜肴。

原有的中餐菜品出品方式,一般先由主厨确定采购清单,工作人员再去采买,之后还要经过摘拣、清洗、切菜等繁复的流程。再加上脏累差的工作环境,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进入餐饮行业。因此在陈水澎看来,未来餐饮行业面临的问题并不是人工成本越来越高,而是人才断层。而标准化菜品则可以省员工、降成本,同时提升工作的舒适度。

▲严格保证品质安全

陈水澎对未来餐饮的设想是智能化厨房——厨师长只需动手做几道最具特色的菜品,其他家常菜都由人工操作机器来完成。对此,标准化的烹饪设备,比如大型半自动煸炒机和万能蒸烤箱等,都能推动食品行业信息化和设备自动化的进程。

03

丨谈研发丨

提供解决方案,组合开发新品

为了更好地服务下游客户,鸿海十分注重自身的研发创新能力。目前,其标准菜品有多种,标准套餐达多个。陈水澎介绍,鸿海的产品研发主要是根据客户套餐的标准数据需求来分析设计的,并结合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)》,推出营养均衡、粗细荤素搭配、色彩多样的菜品及套餐,其中以调理品为主。

他认为,调理品具有加工简单、规格标准、品质稳定、快速出品的特点,在终端操作中,可以帮助团餐经营者优化厨房布局、人力分配,提高出餐速度,减轻餐厅对技术人员的依赖,使整个运营模式更具竞争力。不过目前在团餐渠道,调理品也遇到不少问题,比如产品成本较高、个性化程度低、口味单一、加工方式单一,很难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。

▲鸿海的标准菜品

“企业需要进一步创新和提升调理品的应用方法,研发出差异化产品,丰富产品口味及形式,并培养规模化的上游产业链来优化成本。”陈水澎说。因此,鸿海利用产品、菜品、套餐三方面的完全自有数据库,不断进行产品创新,根据客户需求提供解决方案。

“我们通过市场反馈及客户交流收集新品需求,进一步开发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新品,指导OEM工厂完成测试并交付生产。根据客户要求及特点,我们会推荐最佳菜品或套餐的整套应用方案,满足市场及客户需求。”陈水澎进一步介绍,鸿海还根据不同原料产地优势等,不断开发出具有竞争力的自有品牌产品,引导和预测市场需求,推动客户的创造价值。

04

丨谈运营丨

不同渠道不同服务策略

研发之外,鸿海依靠自有物流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。“根据客户与仓库的距离,我们50公里范围内实行顿配,50至公里日配,至公里隔日配。”

截至目前,鸿海的供应商总数为家,产品SKU为个,共分为8大类,包括调理品类、蔬果豆制品类、肉禽蛋类、米面油类、调料干货类、水产类、面点类、饮品类,其中调理品约占17%。而在团餐渠道中,调理品占比42%左右。

上述标准化产品组成标准化菜品和套餐,它们在销售渠道上分为商业和非商业两种。前者包括餐厅、农批、商超、咖啡馆、中式快餐、西式快餐、休闲简餐、早餐工程等;后者包括教育系统、医疗系统、企事业单位、工厂、配餐公司等。这两大渠道特点不一样,服务策略也不一样。

“商业渠道更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jhgonggongyingyu.com/cjzy/14501.html

网站简介 | 发布优势 | 服务条款 | 隐私保护 | 广告合作 | 合作伙伴 | 版权申明 | 网站地图

当前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