舍=舍弃多余的废物
离=脱离对物品的执着所谓断舍离,就是透过整理物品了解自己,
整理心中的混沌,
让人生舒适的行动技术。
日本家庭主妇tomo,
原本并不是一个喜欢收纳整理的人,
也舍不得扔东西。
曾经一个人居住时,
家里有超过件衣服,
到处是散乱的书籍,
还有很多没有使用过的餐具。
在25岁后她下决心改变,
开始一点一点学习“断舍离”。
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意识到,
“舍不得扔掉的东西越多,
失去的东西就会越多。”
现在她已经35岁了,
于是这个习惯一直保持了10年。
可能乍一看并不算多乱的衣柜,
她要使用分类放置+断舍离的方法,
重新整理一遍。
原本外套和裙装都挂在一起,
这一次把外套单独整理出来。
毛衣都整理到一个篮子里。
包包放到一起。
接下来就是要“断舍离”的部分。
▲毛茸茸的可爱毛衣。
▲穿了很久的弹性毛衣。
▲已经不再是自己风格的长裙。她会把已经很久没有穿过的,
或者确认不会再穿的,
都怀着感谢陪伴的心情处理掉,
这一次舍弃了40件左右的衣服。
这时候再来看看衣柜,
虽然整洁程度变化并不大,
但是明显有调理了许多,
也不再那么拥挤。
经过这一番断舍离,
她也对自己有哪些衣物更加清楚了。
在tomo的长期经营下,
厨房外观已经很干净清爽了。
但她还是趁着去年年末,
对厨房也进行了一次整理。如果有一份「全世界主夫主妇心中家里的难收纳区域」Top3,厨房一定赫然其中。
厨房台面、灶台、餐柜、橱柜、冰箱...是多少人的收纳难题。
调味料、料理包多到没地方放,而且放着放着就忘记了它的存在......买回来就逃不了年末大扫除时候,检查出过期而后扔掉的宿命。
还有数量最多的餐盘碗具,各种尺寸大小,即便分类叠好也容易显乱。
电饭锅、微波炉、小烤箱用时占据了二分之一的台面,不用时全在暗不见天日的橱柜抽屉里杂乱堆叠在一起。
为什么我们都对日本主妇佩服到五体投地,因为他们的家,哪怕是在厨房这种最容易凌乱不堪的小处所,也能达到收纳的最高境界——表里不一(表面好似空无一物,其实东西都整齐有序地躺在暗地里。)
多到放不下的锅碗瓢盆、杂粮干货,只有日本主妇有能耐收得看不见影子。即使小物件再多,也不显凌乱的日本主妇厨房收纳大法,再一次让我深深折服。
Part1一层内不宜超过3类物品换掉常年不用的老旧餐具,替换成一套形状颜色一致的新餐具。然后按照大小、形状等整齐地排列在一起,一个个放好,一个萝卜一个坑,一目了然。
精简餐具数量,从整理前的一层10类东西到现在的只有碗和碟,保持每一层的收纳种类单一化。
Part2餐具叠放数量不超过四个虽然叠放确实很省空间,但是如果餐盘和碗叠太多太高,下层的基本没有机会用到,而且大小不一的堆叠会使拿取更不方便。精简之后,每个种类的堆叠个数不超过4个(大小一模一样的碟子可以视情况超过4个)。
趁机淘汰不用的餐具,减少数量让收纳一目了然,就算收纳了也不容易复乱,能维持很长一段时间。
活用收纳容器,分门别类整齐收纳
两口之家或许不堆叠的收纳准则还容易践行,但若是三口甚至五口之家,想精简餐具都没办法,那怎么办?
收纳神器此时不用,更待何时。
Part1透明镂空收纳篮你只需要一个双层置物架和几只镂空收纳筐,看似鸡肋的水池下橱柜也能利用起来。
若是柜子径深太深,没有办法一眼看清楚篮子内的餐具,建议选用自带提把的篮子,方便伸手拉出。
Part2盘碟收纳架像这样堆堆叠叠的锅碗瓢盆,想拿最底层的盘子还得先取出上方的小盘子,心累。学学日本主妇的直立收纳法,用盘碟收纳架,一次完成取盘的动作,装盘更省事,使用后也一步放入,不易复乱。
还有这类木棒式的盘子收纳架,虽然只是几个小木棒组成,却很好用。
一些凌乱的碗和盘子,都可以稳稳地站立在上面,不仅节省空间,而且拿进拿出也不会乱。
Part3U型隔板对于高度足够的橱柜隔板空间,U型搁板能有效利用上方空间,盘子也不会因为叠得太高而变得很难拿。想要餐具的收纳量变更大,可以利用U型搁板隔出上下两层收纳空间。
对于原本叠放的物件的效果也是立竿见影。
杯子不仅变得更好拿,收纳空间也瞬间大一倍。
Part4巧用书立买不到合适的盘碟收纳架?日本主妇可是把名不见经传的书立玩出了花的。就是这个玩意儿,做分隔特别好用,不论是抽屉还是吊柜里都能用。
如果不想存在感那么强,用透明的书立收纳,丝毫不妨碍柜内的整洁利落。
Part5巧用文件盒看似和厨房八竿子打不着的文件盒也能派上大用场,侧放能收纳不少径深长的厨具。橱柜下面的抽屉里,用文件盒侧起来收纳锅具,取用起来省时省力。
为什么要侧起来放?日本收纳整理师伊藤老师解释道:
平放的话一来比较占地方,二来又得重叠摆放,每次取用时还得移动周围的其它物品。
另外,如果塞得满满当当也不便于取放,所以除了侧起来摆放,还需要保留2成的空隙。
多到橱柜装不下?那就摆出来我家厨具餐具太多了,橱柜空间有限,都收纳不下,怎么办?日本主妇告诉你,还可另辟蹊径,多到装不下?那我就摆出来!
也是她们最爱用的收纳方法之一,称作「展示收纳」,顾名思义就是摆出来看的收纳。
摆放得好,神奇的效果就会发生:好似它们本身并不是收纳用品,而成为了家具的一部分。不仅能巧妙地与家装融为了一体,还能让(本来就走极简风的)家装不至于显得过于空旷。
而且“一个萝卜一个坑”的收纳方式,可以让人在使用完毕后,下意识地将东西放归原位,毕竟好好的“展示台”空了一块,强迫症真地受不了!
碗碟之外的家中存粮收纳法Part1针对调味品的收纳像这类不用冷藏的食品,比如调料、粉状物、干菜等食材和干物,想要更有效地运用,得一一分类清楚,才能如数清点家中存粮。
一来美观,看着舒服;二来还能随时掌握余量状况,对自己的厨房一目了然。
比如鱼干、薏仁、绿豆等干货类,最适合放到透明储物盒里,放到地柜和够得着看得清的吊柜里,余量也能一眼掌控。
面粉、食盐、砂糖这种小颗粒的,准备能一下子放一整袋分量的容器。(尤其是面粉,如果连着袋子一起用,很容易飘得到处都是。)
堆这些储物罐的方式,参照超市货架的放置方式:一目了然,搭配带把手的收纳盒,伸手就能取用。
Part2针对干货存粮的整理橱柜里除了锅碗瓢盆,各类干货、调理包、调味料、火锅底料等等,塞满了抽屉柜子,买回来就逃不了年末大扫除时候,检查出过期而后扔掉的宿命。
利用不同尺寸的收纳盒,进行有效分隔,分别门类,一个种类一个坑,一拉开抽屉就能看清楚种类,使用更顺手。
tomo在学会断舍离的过程中,改变了强烈的依恋型性格。她渐渐地发现:“不对物品执着,可以过更舒适的生活。”
建造房子可能需要几个月,但是房子和家庭的经营,却是一点点一滴滴的累积。
//
再一次,
怀疑自己是个假女人
//
每天1分钟,KK妈分享各种英语学习小技巧,简单易学不走弯路想要看更多实操干货,欢迎扫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