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/
在又小又暗的厨房做饭
感觉自己像个佣人
//
前几天,有俩朋友找我寻求厨房的建议:
这对刚结婚的年轻人平时忙于各自工作,周末难得才会在家一顿中式爆炒,每天反而吃无油烟的牛奶面包三明治比较多。
所以,他们很想在新家做中西厨合璧的开放式厨房。
△开放式厨房
屋主YCT除了父母辈做中餐炒菜会用到的油烟机、灶具,他们还打算加入烤箱、蒸炉等西餐设备,以及外置的中岛或吧台。
做成开放式厨房似乎还有一个优点:那些韩剧中才出现的撒狗粮镜头,在家里就有变为现实的可能了。
好吧,年轻人生活的节奏和方式在变,许多人对于家的要求也在变,下面这些案例也许能满足新中产对二人世界的想象。
70㎡
上海by大海小燕工作室
大部分年轻人第一套房子的面积都不会太大,这个位于上海的70㎡公寓能算典型代表,一对爱好做饭的新婚夫妇买下了这栋旧屋。
和所有老房子一样,原先的厨房是封闭式的小厨房,设计师打掉了隔间的一堵墙,让餐厨与客厅、玄关构成L型空间。
这样一来,夫妻俩的公共空间顿时拓展不少,烹饪、吃饭、加班、会客……都可以在这个大开间内活动。
玄关入口处加了一片玻璃的木隔断,做到了“不要一进门就直面客厅”的私密性需求。
隔断用的压花玻璃透光不透视,充分满足了透光、隐私和美感这三个需求。
厨房、吧台、餐厅
开门正对的厨房吧台让家像是精致的小餐厅,集中展示了年轻人对于吃饭的所有幻想:高脚木凳、黄铜吊灯、高颜值瓶罐……
这儿再次出现了网红元素“洞洞板”,配合挂钩、木板、小配件灵活组合,是玄关和厨房共用的收纳总担当。
一整面收纳墙很是实用:挂衣服、挂包包、挂杯子和灰尘掸子,还能随时随地按需调整不同的收纳模式。
厨房开放式设计的沟通互动性就是好,一家人能愉快地一起做饭扯皮,下厨这件事也能是增进亲密关系的润滑剂。
从颜值上讲,整体橱柜统一为白色,吊柜和地柜之间的墙面用了薄荷绿,自带一种清新俏皮的感觉。
从功能上讲,油烟机边上是厨用卷纸、宜家芬托挂杆、磁性刀具架,让一系列用厨具整齐上墙,实用方便又不会显得太杂乱。
而且,台面采用了最为高效节地的U型布局,使得做饭5步骤的厨房动线一气呵成:
从冰箱拿食材→水槽区清洗→备餐区切菜→灶台区烹饪→装盘上菜。
厨房既然被放在这个家的核心位置,自然少不了各种高颜值的餐具:KitchenAid料理机、搪瓷的锅盆、藤编的竹篮等等。
餐厅区域也是用了最自然百搭的木色,素雅的吊灯、朴素的桌布、木头的桌椅板凳,有一种踏踏实实过日子的温馨气息。
客厅、书房、阳台
现在的年轻人看电视的次数屈指可数,所以客厅并没按套路放大电视,而是把木质吊柜和书柜组合为一体,封闭柜与开放架错落有致地分布于间。
靠墙处做了一片长长的工作台面,只要从餐桌那儿搬一把椅子过来,客厅立刻能秒变书房来使用。
客厅的配色主要以白色、浅木色和灰色为主,二姑娘个人很中意那个灰布垫的木架沙发,和沙发边上的高脚木斗柜。
细胳膊细腿的家具越来越普遍了,这样露出更多的木地板不仅能让家显得更大,也让日后添置的扫地机有了用武之地。
阳光充沛的阳台装了几片竹帘,光影间满是生动的自然气息,一卷上能遮挡洗衣区的所有凌乱,作为一个南方人很是喜欢这样的元素。
白色鹅软石环绕防腐地板一周,既保证了颜值还更利于洗晒透水,悬挂的树枝被做成了天然晾衣杆,谁说拿阳台洗晒衣服注定就是丑的?
和室、卫生间
说完了开放性的空间,再来看做了分区的房间,玄关进门右转的那两个门,分为通往宽敞舒适的和室和“三分离”的卫生间。
和室做了一整面墙的开放架子,顶天立地的设计让收纳力max,可以存下不少的书籍和藏品了。
和室的精髓是讲究简之又简,两块朴素的布艺坐垫+宜家克丽普克折叠桌,一方好好休憩的居心地就有了。
卫生间的洗漱台与马桶卫浴隔离开,保证上厕所洗澡与刷牙洗漱的动线相互不打架。
这儿新式的智能马桶免去了如何洗手的小尴尬,一旁配的是宜家白色的霍纳文推车,不足百元却是实用百搭的收纳补充。
大主卧
厨房的另一侧是卧室,小夫妻挂结婚照的方式很值得参考:拒绝影楼风格只拍好看的结婚照,然后像挂装饰画一样挂起来就好。
我们通常觉得床头挂结婚照丑,大部分时候其实是影楼审美堪忧拍得太丑,还有就是照片太大显得很突兀的丑。
从这里还能看出一点,上世纪的床头柜早已被年轻人所抛弃。
符合实际生活的布置才是明智之选:左边是一张梳妆台和黄铜壁灯,右边是极米投影仪和长吊灯。
71㎡
重庆by薛今
第二个依山而建的房子位于重庆,过去的20多年这儿住着一个三口之家,而新搬来的屋主是一对小夫妻。
他们按照自己的生活需求,把老房子的布局、采光和通风全部爆改了一遍。
从户型图来看,这幢老居民楼是砖混结构的,几乎所有墙体都是承重墙,所以设计师只能在不拆墙的前提下,对这套房子重新进行功能布局。
宽敞明亮的厨房是本次改造的重头戏,朝南面靠东墙一排做成了I型的开放性厨房,之前又小又暗的封闭小厨房则被改成了带浴缸的浴室。
设计师是这样形容开放式厨房的:
有一种休闲叫做料理,宽敞舒适的厨房才能容纳三五好友,一起边闲聊边料理。
在狭小阴暗的厨房工作,简直就是把自己定位成佣人。”
开放式厨房
这样的想法落地到了具体设计里:足够长的台面更方便备餐处理和多人操作,足够多的吊柜和地柜保证了收纳空间,足够多的插座免去了乱糟糟的接线板。
长长的I型布局厨房能任性装上一整排的磁性收纳架,刀叉铲勺洗完随便一吸就能轻松上墙收起来。
设计师还装上了吸力强劲的集成灶,能将中式油烟“当场捕获”并扼杀在摇篮里。
厨房尽头是一处小小的餐厅区,靠墙卡座+正对面椅子会更加节省空间,也是小户型常用的就餐区设计。
开放式客厅
玄关处除了和橱柜连在一起的鞋柜,设计师还别出心裁做了一墙面鞋架,这样是为了保证入口的鞋子不会散落一地没人收。
一排壁挂的木架和靠墙的壁橱沙发书桌,构成了客厅的主要格局,在保证收纳的同时做到了简之又简。
仔细观察的话,壁挂木架上也藏了一台投影仪,比起以前每户一台的电视机,更适合没有看电视新闻习惯、反而看剧看电影比较多的年轻人。
为什么要加个圆形而非方形的门洞,设计师是这样解释的:
在重庆这个地方,解决西晒比解决采光更加重要,而圆形正好能把西晒的直晒部分挡掉。
两间卧室
不过,老房子的格局本身有点奇葩,比如两间卧室的其中一间在阳台边上,想要进房的话就只能先经过阳台。
这间主卧做成了那种大窗户的山景房,床和柜都是统一定制而成的,让小房间更具整体感也显得大一些。
另一间卧室就在客厅书桌对面,只有床和电视机没做其他柜子,但床底下留有部分储物抽屉,妥妥的当做客卧或民宿来用。
最后,除了卫生间的标配,原本封闭的小厨房被改作了浴室。
一体化浴室里面是一个挺深的浴缸,外面是洗手池和收纳柜,也是很独树一帜的设计了。
本文参考资料和图片来源:
1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