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击乐器演奏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内容之一,它不仅能帮助幼儿初步掌握乐器演奏的知识和技能,发展节奏感,而且能发展幼儿对音色、曲式结构的敏感度,培养幼儿基本的合作能力、创造意识,以及纪律性和责任感。最近,不断有老师在后台咨询有关打击乐器的活动如何开展,这不,小编收到后立马为大家精选出以下三个优质的活动方案,快收藏吧!
《厨房音乐会》
活动方案
活动目标:
1.体验运用生活中的厨具敲敲打打产生的愉快情绪。
2.尝试用厨具创编各种不同的节奏。
3.能听辨厨房里厨具发出的声音。
活动准备:
1.准备歌曲《办家家》。
2.准备各类厨具,并将幼儿座位排成马蹄形,每位幼儿座位下放一种厨具,提示幼儿按教师要求拿出和放回厨具。
活动过程:
1.幼儿表演歌曲《办家家》。
师:“今天来了很多客人,爸爸和妈妈一起来炒菜好吗?”“你想炒什么菜?我们一起大声地唱出来吧!”
教师按如下创编的内容带领幼儿演唱,可增加动作来进行表演。
XXX
XXX
打鸡蛋打鸡蛋
XX
XXX
切切切番茄
XXX
XXX
炒小菜炒小菜
XXXX
XXX
炒好小菜开饭了
2.教师出示各种厨具,引导幼儿听辨声音并简单交流。
师:“我的这些厨具有神奇的魔法哦,它们不但可以煮出美味可口的饭菜,还会唱好听的歌。”
重点:听辨不同厨具的音量(轻、响)和音色。
3.教师引导幼儿分组合奏。
师:“刚才我们欣赏了各种厨具的声音,一定还有很多小朋友想要来一场厨房大合奏吧!那现在,就请你们找自己的好朋友组成小乐队,一起来场演奏好吗?每个小乐队可以讨论你们最喜欢的节奏类型,敲出和别人不一样的好听的声音。”
教师帮助幼儿丰富一些肢体上的动作,用好看的姿势进行配乐表演。
《雪娃娃来了》
活动方案
活动目标:
1.感受三拍子的优美旋律,熟悉简单的节奏。
2.初步尝试使用打击乐器和同伴进行简单的合奏。
活动准备:
1.准备歌曲《雪绒花》、小雪花头饰、打击乐器(三角铁、沙锤、铃鼓若干)。
2.将幼儿座位排成马蹄形,在每位幼儿的座椅下面放一本书、一个打击乐器。
活动过程:
1.教师请幼儿欣赏《雪绒花》的旋律,初步感受歌曲。
师:“你们听,小雪花轻轻地唱起了歌,小雪花的歌声听起来有什么感觉呀?(引导幼儿回答柔柔的、软软的、温柔的……)对呀,小雪花的声音很轻柔很美,而且听上去是悠悠的,因为这是一首三拍子的音乐。”
2.教师引导幼儿选择和雪花形象匹配的乐器。
师:“现在,雪花宝宝要来和我们一起开音乐会了,你们欢迎它们吗?你们觉得我们应该用什么小乐器来代表雪花宝宝唱歌呢?”(引导幼儿选择)
师:“你为什么觉得这个小乐器比较适合小雪花呢?请说出理由。”(教师引导幼儿回答)
3.幼儿自由选择小乐器,并戴上与该乐器相对应的头饰,一边听音乐一边尝试用乐曲有强弱地演奏。
4.教师出示各种雪花形状的图片,引导幼儿观察雪花不同的形态。
师:“美丽的小雪花漂亮吗?漂亮的雪花都是一个样子的吗?(引导幼儿回答)每片雪花不一样,所以它们唱的歌也不一样。”
5.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幼儿音乐册上的节奏图谱,了解不同节奏型。
雪花1:X—X
X—X
雪花2:XX0
XX0
雪花3:X——
X——
6.教师播放音乐,引导幼儿拿起合适的小乐器,选择任意一条“雪花”节奏图谱为《雪绒花》搭配乐器。
《波兰舞曲》
活动方案
活动目标:
1.体验《波兰舞曲》中的渐快与渐慢以及乐曲辉煌、壮丽、高贵的气质。
2.学习根据图谱中符号的形象特征,有节奏地进行打击乐演奏活动。
活动准备:
1.音乐《波兰舞曲》、打击乐器(响板、沙锤、铃鼓等)若干;纸、笔若干。
2.将幼儿座位安排成马蹄形,在每位幼儿的座椅下放一个打击乐器;教师可固定幼儿拿乐器的姿势,例如:两手分别拿一个小沙锤放于两侧的腰间做准备动作。
活动过程:
1.教师第一次播放音乐CD,幼儿倾听音乐,教师介绍乐曲的历史背景。
2.教师第二次播放音乐CD,请幼儿随着音乐用手打四拍子的稳定拍。
3.教师第三次播放乐曲,引导幼儿随着音乐段式做出反应。如当听到音乐变换时,用起立或坐下来表示音乐的段式。
4.教师第四次播放音乐,幼儿随着音乐自由变换不同的动作,表现音乐的渐快与渐慢。
5.全体幼儿分成三组,根据音乐图谱,用铃鼓、沙锤、响板进行三段式的分奏练习。
(以上活动方案均来自亿童教育装备研究院研发的《我的身体会唱歌》)
幼小衔接
美术
音乐
区域活动
科学区
建构区
幼儿生活
智力游戏区
室内体育活动
大班区域体育活动
早操活动
体育课
主题环创
专业发展